快速导航

电话:0311-86020020 85026333
手机:0311-86020020 / 18931111912
高老师
邮箱:1693868882@qq.com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华路66号(原省政府对面)
西柏坡的灯火:在历史褶皱处照见"两个务必"的永恒光芒
发布时间:2025-03-28 10:29 浏览:109太行山东麓的这个小山村,在1949年的春天成为中国革命的神经中枢。正是在西柏坡那几间简陋的土坯房里,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"两个务必"的著名论断: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"七十余载光阴流转,当我们重新站在西柏坡的土地上,那些斑驳的墙壁、简朴的陈设仿佛仍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真理:政治本色不在华丽的辞藻中,而在朴素的生活里;不在喧嚣的口号里,而在沉默的坚守中。
西柏坡时期的物质条件之艰苦,今日想来令人震撼。中央军委作战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,三张桌子拼成的工作台,一部电话,两把长椅,这就是指挥三大战役的"神经中枢"。周恩来同志曾幽默地说:"我们这个指挥部一不发枪,二不发粮,三不发人,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,就把国民党打败了。"正是在这样极简的物质条件下,中国共产党人却创造了最辉煌的精神财富。"两个务必"不是凭空产生的道德说教,而是从窑洞的灯火中、从行军的脚步里、从粗茶淡饭的生活实践中淬炼出来的政治品格。这种品格与豪华办公楼里的奢靡之风形成鲜明对比,提醒我们:真正的政治优势往往诞生于物质匮乏而精神富足的历史时刻。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后迅速腐化堕落,从进城到败亡仅四十二天;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层贪图享乐,终致内部分裂而败亡。这些"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"的历史周期率,无不印证了一个道理:艰苦创业易,守成防骄难。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"两个务必",正是对这些历史教训的深刻把握。毛泽东同志当时就警告:"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,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,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;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。"这种穿透历史的远见卓识,使得"两个务必"不仅是对当时党员干部的警醒,更是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。
某单位学习图片。